但是怎么撤,往哪里撤?就是要再议了。
姜维希望往枹罕方向走,降将郭修希望尽快南回,提议顺洮水过钟堤,不过没人搭理他。
虽然这里大多都是降将出身,但你一个刚降的没资格叨叨。
郭修只能寄希望于将帅不和的张翼,但是令郭修晴天霹雳的是张翼没有反驳。
走洮水确实很快,但难道山上的陈泰军追得就不快吗?
更何况走洮水还有临洮县,要是魏军在那里一堵,自己这些兵马怕是插翅难逃,卫将军所提议的枹罕反而是最佳选项。
汉军安排布置下来了,荡寇将军张嶷统句安,李韶二部弓弩兵殿后,其余人向枹罕挺进。
此时此刻姜维所属的汉军高级将领心里都清楚,如果没有奇迹,这次北伐已经完蛋了。
就算向枹罕挺进,获取了补给也将面临被夏侯儒,夏侯霸,陈泰三方面围死的结局,只是相比南下立马被魏军砍死,他们更愿意继续苟活一段时间。
次日一早,天刚放明,汉军开拔。只是这开拔的不只有姜维,还有汉中的汉军。
对于费祎本人而言,他根本就不觉得北伐有希望,不如闭关自守保境安民,但是奈何国内这次主战声音比以往都响烈。
车骑将军邓芝,镇北大将军王平,镇南大将军马忠,镇西大将军胡济,侍中陈只,侍中樊建,尚书仆射董阙,永安都督右大将军阎宇,右车骑将军廖化,秘书令郤正,光禄大夫来敏,大司农孟光,大长秋许慈,博士许勋,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诸葛瞻等官员皆有北伐的来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有向来不支持北伐的益州本土派官员如太常杜琼等。
这份名单署名包含军方,功臣,士族,皇帝近臣,不难猜测陛下的心思。
“我这是被逼宫了?”费祎自嘲道。
这也不能怪国内逼着他北伐,费祎向来用天时有变作为保境安民,避免北伐的借口。
结果还真让他等来两回,上一次东边的吴国裂成了两半,这一次北边的魏国内乱了。
这本来算不上天时有变,魏国家大业大,影响不到雍凉。
结果姜维出征,魏国雍凉领导层不知道抽了哪门子风,带着大多数机动兵力全出去堵姜维了,雍州那叫一个空虚。
费祎本想当看不见,眼不见心不烦,只是他能探到雍凉空虚,镇北大将军王平也能探到,拖着抱病之躯写了封奏报快马加鞭送至成都。
当时在尚书台值班的正是以自己父亲为偶像的诸葛瞻,见到王平的上奏迫不及待地将奏报上呈给刘禅,并借用先父的遗晖将其传播蜀中各地。
这回不是姜维那群降将嚷嚷,反而是正儿八经的元老故旧。
刘禅本想留中不发,奈何诸葛瞻干得太快,只好顺着民意,写信送到汉中。
等刘禅的信到了,费祎最后的侥幸也没了,只好连夜写疏上奏请求北伐。
费祎自觉自己统兵才能浅薄,所以他决定复刻先丞相忠武侯诸葛公的路线。
汉军兵分三路,他亲领大军出祁山攻天水企图断陇,镇北大将军王平领兵八千走箕谷驻五丈原佯攻郿县进逼长安。。。。。
考虑道王平身体情况,车骑将军邓芝为副手。
另一路由镇南大将军马忠统率,经斜谷道袭陈仓。汉中大规模动作自然没瞒过魏国探子,情报传到石苞耳朵里。
石苞当机立断命京兆各级官吏组织民众进行操练,并发放武库军械。
随后修书四封,分别发往洛阳,邺城,夏侯霸,陈泰。
有官吏问他,蜀军会从哪出击,石苞坚定道:
“蜀军从何处北上,某不知也。然长安,乃雍凉之心,旧汉故都,不可失也。吾军兵少,贼军势大,肆意出击,不智也。当固守长安,以待都督挥师。”
随后让官吏加固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