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架空民国:我从连长到大帅 > 第570章 吃大苦耐大劳(第1页)

第570章 吃大苦耐大劳(第1页)

在高原地区实行大纵深、远距离的战役迂回,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其艰巨程度是过去在内地作战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对部队是严峻考验。

在右路担任战役迂回任务的部队,经十日跋涉从青省进入西康境内时,部队走得连不成连,排不成排,一个团的行军队形长达数十公里,原来骑在马上的骑兵,多数成了扛着马鞍走路的步兵。

尽管部队在战前已反复进行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教育,大家已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比预想情况更为严酷。这时,部队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个别团级指挥员也要求暂停行进,进行短时间的休整。

但刘子龙为代表的高层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要求各级指挥员必须着眼战役全局,不怕部队疲劳断粮,不怕部队掉队减员,坚持按预定计划加速前进,切断敌军退路。

好在部队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

日夜兼程,终于按时抵达穿插地域,达成了战役合围。

如果当时我们稍有迁就姑息,部队行动稍有迟缓,让敌人主力从昌都撤离,那么整个战役就会功亏一篑。

这也绝不是对部队的真正关心爱护。

因为把战争拖下去,不论是物力还是人力,都将付出更多的代价。

有人讲,昌都战役的胜利是走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

战后总结中,包括刘子龙也持相同的观点,因此他极力主张要多给部队立功受奖的名额。

在战术指挥方面,我们根据吐蕃军战斗力不强,不讲战术,但体力好,马匹多,撤退较快,而我军虽然素质全面优于敌军,但因不适应高原地形、气候,行军掉队严重的特点,强调为有利于捕捉战机,部队应不怕分散,不怕前出,如发现撤退或将要撤退的敌军,就不待后续部队到达,立即投入战斗,首先将其拖住。

事实证明,实行这种战法,先头部队虽然以少临多,但只要组织得当,部队勇猛顽强,即无失利之虞:而后续部队只要听到枪声或得知先头部队抓住了敌人,就会忘记疲劳饥饿,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增援,共同歼敌。

昌都战役,作为神龙国国内最后一场战役,永载史册,光照后人。

昌都战役,彻底打垮了吐蕃高层妄想独立的迷梦,和平协议也就水到渠成。

协议主要内容:

1、驱逐列强势力出吐蕃,吐蕃人民回到神龙国大家庭中来;

2、吐蕃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中央军队进入吐蕃,巩固国防;

3、在新国府的统一领导下,吐蕃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

4、对吐蕃现行的政治制度,不予变更;

5、有关吐蕃的各项改革事宜,国府不加强迫,吐蕃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吐蕃领导人员协商的办法解决之;

6、国府统一处理吐蕃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

协议签订了,大军进入吐蕃,最大的困难还是后勤保障。

因此,各部队开始从西南、西北方向修建公路,并投入了大量人员。

公路修到哪里,部队的保障补给就能到哪里。

同时,调集了骡马、驮牛、骆驼过万匹,遂行运输保障任务。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四面八方的部队克服了高原缺氧、后勤不济、剿匪等困难,陆续抵达驻防地点,完成了在吐蕃驻军的任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