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干宋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宁杀错不放过求月票(第1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 宁杀错不放过求月票(第1页)

很多人都以为,李存对外扩张的脚步会随着他彻底收复了草原使得大乾王朝的版图变得仅次于大唐王朝最强盛时期的版图而停下。

——若是将皇子大陆也算进大乾王朝的版图,大乾王朝仅目前的版图,就已经是史上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没有之一了。

可是这些人错了。

洪武二十一年春,李存任命刘锜为征吐蕃都元帅,三路大军打上了青藏高原;韩企先因政绩卓绝而被李存从宁北路调到藏地任宣抚使,负责以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辅助刘锜收复吐蕃地区、治理吐蕃地区。

半年不到,刘锜、韩企先等人就为大乾王朝彻底收复了吐蕃地区。

此役之所以如此顺利,除了因为乾军的军事实力太过强大以及韩企先等人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策略运用地恰当以外,还因为从前强大到可以威胁到大唐王朝安危让大唐王朝不得不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过去和亲的吐蕃,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曾经最强盛时期,吐蕃东面与大唐王朝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占据过北庭、安西,还一度推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可是,盛极必衰。

由于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加上唐朝时期的将领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以至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不能再向外扩张。

后来,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趋激化。

等到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死后,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即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之间的争立,吐蕃的大臣们分成两派。

随之而来的就是,吐蕃王室彻底分成两支,连年混战。

与此同时,吐蕃在各地的将领也拥兵称雄,彼此争立。

还有,过去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吐蕃的管辖。

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席卷了整个吐蕃地区。

吐蕃王朝在这样的局势下,随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溃了。

再后来,吐蕃王朝崩溃了之后,出现了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政权割据的局面。

这其中还出现了四个王系,即:拉萨王系、阿里王系、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

到了现如今,吐蕃地区已经军阀林立,乱成了一锅粥——他们之间互不统属不说,还相互之间结成死仇,相互交战,早就内耗得无比虚弱了。

所以,刘锜、韩企先等人,连打,带拉拢,再带招降,并辅以一些小手段,就轻轻松松地灭了吐蕃,拉萨王系、阿里王系、亚泽王系、雅隆觉阿王系等吐蕃势力,要么投降,要么被灭。

按照惯例,所有吐蕃的皇室、王室、达官贵族全都被押往大乾王朝的都城,男人全部关入万国城中,而女人全都进了李存的后宫。

此一役,刘锜、韩企先等人将大乾王朝在西边的边界线推到了喜马拉雅山沿线,国土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李存亲自给大理宪宗段正严写信,告诉他,大理国事关大乾王朝国境安危,自己志在必得,看在大理国这些年来年年来贺、岁岁来朝的份上,以及大理段氏也是汉人的后裔的份上,自己就不派兵去攻打大理国了,自己在金陵城内修建一座佛寺,大理段氏的皇室和宗室就来这座寺庙出家当和尚吧,反正,大理段氏的王氏和宗室全都崇尚佛法,最后的归宿大多也是出家当和尚。

段正严,又叫段和誉,大理文安帝段正淳之子,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

段正严出生时,正是他伯父段正明在位之时,这也附和《天龙八部》这部小说中的设定相符。

李存没有胡说,当和尚真是大理段氏的皇室和宗室的最终归宿。

此前,大理皇帝段寿辉在高智升、高升泰父子的压力之下,就以自己在位其间灾难频发为由避位为僧,禅位于自己的从兄弟段正明。

段正明在位十三年,人心逐渐归于高升泰,段正明于是禅让给高升泰,高升泰建立“大中国”,改年号为“上治”,而段正明也避位为僧。

可高升泰在即位的第二年的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忽然觉得头晕倒地。

醒来后的高升泰,自知难以康复,就对儿子高泰明留下遗言,要求其归还段氏家族的皇位。

于是,上治二年,高泰明奉父命取消“大中国”,还政段正淳,自领相国和中国公,不过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波斯、昆仑等国来朝贡,也是先拜高泰明。

后来,段正淳也出家为僧,将皇位禅让给儿子段正严。

段正严在位期间,对内,勤于政事,爱民用贤;对外,他先臣服于赵宋王朝,常常遣使去朝贺,被赵佶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后来大乾王朝崛起,他又果断对大乾王朝年年朝贺、岁岁纳贡,可以说,李存哪怕打个喷嚏,段正严都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派人来嘘寒问暖。

段正严对李存之所以如此殷勤,那是因为段正严无比清楚,李存所建立的大乾王朝比以往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强大得多,而且李存这个人野心勃勃,早晚有一天会对邻国下手的。

事实证明,段正严看得很准,李存果然将周围的国家全都吞并了,打造了一史上国土面积最大、也最强盛的王朝。

如今,即便段正严对李存百般溜须,可李存还是要吞并大理国。

对此,段正严满心苦涩,感慨:“这便是小国的悲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