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盛唐挽歌 > 第24章 上元夜上(第2页)

第24章 上元夜上(第2页)

王维脸上无悲无喜,躬身行礼。看似恭敬,实则疏离。

“张相公,朕的任命,你觉得如何?”

李隆基意味深长的反问张九龄道,当初从洛阳将王维带回长安并任命其为京官,也是张九龄引荐的。

“圣人一言而决,微臣并无异议。”

张九龄躬身行礼道,脸上眉头微微皱起。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又不太说得上来。李隆基的种种言行,和平日里不太一样。

“马上就到了上元节了,今年的上元节,要好好的操办一下才行啊。”

李隆基说完这句话,就看到北衙禁军之一“左右飞骑”的大将军陈玄礼,走过来在李隆基耳边嘀嘀咕咕了一番,随即退到一旁等候差遣。

左右飞骑是李隆基的私人卫队,开元年间,与外朝联系紧密的南衙禁军便已经式微,李隆基当年潜龙旧臣陈玄礼异军突起,权威日重。当初李隆基也询问过方有德愿不愿意担任飞骑的统领,但是方有德却拒绝了。

“回宫。”

李隆基冷冷的从嘴里吐出两个字来,眼中寒光闪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天子携百官尽兴而来,匆匆而归的终南山之行,成为了一个所有大臣都不敢去笑的笑话。

这种看起来莫名其妙的事情,方重勇与郑叔清一行人当然不可能知道。他们正在紧赶慢赶的,穿过南阳盆地,向西转入到内乡县,准备走武关道返回长安。

然而当他们来到内乡县城后,却发现这里居然没有驿馆!

要知道,这里是入武关必经之路“商山道”的入口,关于商山道,唐代诗人贾岛有诗形容这里的险峻为“一山未尽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

尽是山路,还高低不平植被茂密!旅行的人每次都是咬着牙走百余里的山路,那滋味可真是谁走谁知道。

因为路不好,没法骑马,也不能用马车,所以官府索性摆烂躺平,连驿站都不设了。走过这百里山路,便是密密麻麻的驿站一直延绵到蓝田!

颇有点鲤鱼跃龙门的意思。

朝廷这架势好像是在说:反正是近道,爱走走,不走滚!想驿站伺候,门都没有!

郑叔清官老爷的矫情病发作,走一百多里山路,万一累病了怎么办?

他可是要入长安掌管朝廷账目的男人啊!朝廷就等着他来拯救了!爬山走路多跌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逃难呢!

于是郑叔清大手一挥,选择直接坐从县城里租来的马车,从南阳北上去东都洛阳,然后绕路个在陕州的水驿上官船,最后跟着官船直接水路去长安。

这也是一条去长安最主要的官道,不仅路平,而且可以一路坐马车。

问题只在于洛阳到长安这一段水路似乎不怎么好走。

可是归心似箭的郑叔清,觉得还是走水路更快些,最多陕州那地方,黄河水流湍急一点,稍稍危险一点……大不了到时候再转陆路嘛。

反正走路是不可能走路的!

结果等他们赶到陕州的以后,没多久黄河凌汛就来了。一行人眼睁睁河水里夹杂着上游奔流而来的碎冰,小的不用说,只是其中比较大的冰块,足以把一般船只给撞得倾覆沉没,死人翻船。

他们又在陕州的驿站耽误了一段时间,郑叔清又在那抱怨当初应该走武关道。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经过长途跋涉,上元节那天,他们从南阳北上洛阳后又坐马车来到陕州,在县城外的甘棠驿歇息。长时间舟车劳顿,不仅是作为孩童的方重勇与方来鹊,和当官不事生产的郑叔清,就连平日里也要回家耕田的严庄,也是累得半死。

只有习惯在大山里奔跑的阿段,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闲得发慌。

这一路极为折腾,可是他们又不能不听郑叔清的。

不仅是因为郑叔清是大人,方重勇还是个孩子,而且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因素:郑叔清身上有官府的通关文书,以及官员身份证明。

郑叔清在没有回长安述职之前,依旧是名义上的“夔州刺史”。这个身份,在旅行途中,非常好用,可以肆无忌惮享受驿站带来的便利,还不用花钱。

灵魂来自现代的方重勇,自然是什么大场面都见过,感觉无所谓。但严庄这个在基层厮混打滚的小吏,这才算见识到了那些驿站驿卒们在自己面前的“前倨”,以及在郑叔清面前的“后恭”。

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打击。

在大唐,如果你没有权力,那就什么都不是!

这盛世只是某些人的,你有权力就能跟他们一起玩,没有权力,这盛世就不属于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