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推动云车上前,至于护城河外停住。先是一番轮射,压住城内反击;然后便见一批奇装异服之人钻入板屋,升上柱顶,步出板屋,登上平台。
王凤站立城楼之上,望见这般奇诡情况,不明所以,开口问道:为是甚么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身侧侍卫未及回答,早有前番被俘官军连声惊叫起来:鸟人!鸟人!
王凤急命唤至近前,问道:你等识得此物?
俘兵:禀将军,此是在长安城时,朝廷所招奇能异士。因取大鸟翮翎以为两翼,头与身皆着鸟毛,通引环纽,可飞行数百步方堕,称为鸟人。如此神通,将军不可轻觑!
话犹未落,只见那些鸟人手持弓箭短刀,从云车上一跃而下,凌空飞渡,蔚为壮观。
王凤大惊,急忙高呼:弓手何在?放箭,放箭!
众军闻命,急引弓发矢,对准空中乱射。
那些鸟人随风飘荡,左手扯动环纽,七扭八拐,躲避羽箭。于是有些中箭身亡,有些中途跌下云端,但终有半数成功着陆,降落在城墙之上,随即辗转格杀守城汉军。
王邑见鸟人奏功,大喜若狂,立即吩咐步军泅水过河,沿梯攀城而上。
昆阳守军因不识鸟人,一时惊慌失措,以致数处城墙因之失守,危险万状。亏得一众绿林好汉大胆顽强,且不惧死,头顶盾牌冲上,与鸟人反复争夺拼杀;兼有王常等早在城外郭楼、角楼安置强力连弩,对城外云车进行顽强狙击,这才保得昆阳城不失。
如此激战不休,转眼十日已过,昆阳城守军几近精疲力竭。
王凤等见援兵始终不至,暗恨刘秀狡猾,竟施奸计提前脱身;又见对方鸟人前赴后继登城,不由大惧,遂在城上往下呼叫:王邑将军,不要再攻,我等愿降!
高呼十数遍后,便命竖起白旗,向城外不停晃动。
王邑在营楼上看得清楚,笑对王寻说道:司徒大人,你看如何?
王寻答道:司空大人乃是主帅,某惟将军之命是从。
王邑:此些草寇狂贼,反叛朝廷,杀戮官军,自立为帝,罪不容诛。且我有百万大军在后,无敌鸟人在前,片刻就可成功,焉可容其投降脱罪?
王寻:我意亦是如此,就依司空大人高见。
王邑大笑,挥令强攻,对城中求降毫不理睬。
正在这时,严尤忽登上营楼,向王邑、王寻行礼:参见两位主将大人。
王邑:你不在城下指挥进攻,到此何干?
严尤:将军不见城内挥旗请降乎?因何不下令止攻!
王邑:此般贼奴,势穷则降,转身复叛,怎可使其称心如意!
严尤:《兵法》有云,围城留阙。将军即便不许其降,亦应撤其一门之围,纵城内之敌逃出,我继以大军击之。则若围攻宛城,贼军必惧,昆阳亦可克之也。
王邑:卿乃屡败之将,有何面目,在我面前喋喋不休?休要多言,速去攻城!
严尤见其刚愎自用,连连摇头,恨恨下楼。
城内王凤等摇旗半晌,见对方非但置之不理,反而加强攻势,知道只有拼死坚守,以待援军,才有生路。于是下令收起白旗,多方设守,与新军顽强搏杀。
画外音:八千绿林军依据险城,对抗百万雄师围攻,拼命坚守十余日夜,创下中国战争史上以少敌寡奇迹。此后“绿林好汉”之名,留传两千余载而不衰。
镜头转换,按下昆阳城被围,复说刘秀。
李轶、刘秀等十三人趁夜突围,日夜奔驰,终于到达定陵、郾城。
刘秀会集绿林军诸将,出示更始皇帝诏旨,以及成国上公大令,说明奉命前来调集各地兵马,前往昆阳解围之意。
诸将贪惜已经到手财物,且惧新军强大,便坚持分兵留守,不愿前赴昆阳增援。
刘秀见此,耐心劝道:列公只见目前,不思将来,实危殆之计,我为诸公不取也。今若能奔赴昆阳破敌,大事成功,推倒新莽,则天下珍宝多至万倍,何愁富贵?设若昆阳不守,一旦兵败,诸公首级尚不能保,又何论金银财物哉?
诸将闻而大悟,齐道:愿奉将军调遣!
于是检点各营将士,共得一万五千精骑,五千步兵。乃分出三千精骑,随刘秀、李轶等十三骑为前锋向导,一齐向昆阳开进。
当夜,刘秀引三千骑到至昆阳,距城五十里处扎营,唤过李轶嘱咐:贤兄可先引十名侦骑前往哨探,无论是何情状,务必于平明之前归报,以定下步行止。
李轶领诺,遂引十名侦骑而出,三更时到至昆阳城外,立马高坡,下观新军连营。
放眼望去,只见兵围十重,数十里内皆是灯火,犹如繁星,人喧马鸣,望而生惧。是夜天幕上亦是群星闪烁,空旷辽远,与下界诸营灯火连成一片,乃至不辨彼此。
及至子末丑初,忽见一颗流星自南而北,划破天际,径投昆阳城外莽军大营。那星大如磨盘,激湍气流,嘶嘶有声,远近皆闻;且又流光灿烂,照如白昼,甚是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