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薛骠骑 > 第443章 李世民的谋划(第2页)

第443章 李世民的谋划(第2页)

“宫女内侍没有必要吧?行宫也可以小一些,没必要太大,毕竟陛下不是常住,而且臣觉得虽然官吏数量增多,这却是一件好事,三省六部位置就这么多,其他人即便有能力,也容易被压制得看不出来,可以用陪都锻炼人才,如果陪都都治理不好,又如何能治理中枢?

以臣之见,定下陪都,日后中枢官员就从陪都挑选,经过一层选拔,能者上,弱者下。”薛云分析道。

大唐立国才三十年不到,官员大多都是开国第一批官员和他们家族后人,只有极少是科举取士,从武德年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也只有五百多人是通过科举踏入官场,这还是因为安西都护府和辽东需求量巨大,朝廷放宽了条件。

这一批官员还不错,但是后面的就难说了,尤其是如今长安那些年轻人,本事没看到多大,嚣张跋扈的性格却一个比一个厉害。

勋贵之后无法避免的现象,就如柴邵两个儿子,出身不可谓不高,但是能力就别提了,如今是长安有名的败家子,废物,不学无术的代名词。

有不少人能力逐渐被大众认同,觉得他们有追赶父辈的能力,如同长孙冲,尉迟宝琪,还有程处默,程处亮兄弟,也有一些人被认为有能力,不过与父辈不同,如同房遗爱,于都斤山一战成名,杀得薛延陀部落人头滚滚。

当然,像柴家兄弟那样的也有不少,大家就当一个笑话。

李世民仔细琢磨,这几年入仕的年轻人,缺少磨练环境,明显比前几年的差不少。

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开始,褚遂良,许敬宗等人能力要差一些,再下去的长孙冲,李崇诲等人又要差一些,有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似乎这也与磨练有关。”李世民心里暗自想道,他这样想的时候,也就觉得设定几个陪都来磨练大臣好像真是一个好主意。

县城,州城再加一个陪都,这就有三个阶段,毕竟都护府不一样,都护府是坐镇边关才设定的,不可能给年轻人来磨练,万一出问题,那乐子就大了,纵观这么多年,也就只有薛云一人,前面打仗,后面治理地方的官员全是年轻人。

当然,薛云把地方清理得干干净净,方便治理也是原因之一,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忍不住看了薛云一眼,这家伙真是福将,不但经常给自己带来好消息,跟他走得近的人也过得不错。

“你觉得那些地方定为陪都合适?”李世民问道。

“事关重大,臣觉得还是回长安之后,群策群力,方才能思考周全。”薛云才不会说用哪些地方合适,岂不是让李世民怀疑自己有私心。

李世民心里很满意薛云的态度,他本就是随口一问而已,具体定哪里?是不是要定陪都这事还没有下定决心呢。

“你说得对!这次出来巡视,我心里有些想法。”李世民颌首道。

薛云默默跟着李世民,做出一副认真听着的样子,等待李世民继续开口。

“朕算是看出来了,朕想要领兵亲征,你们所有人都会反对。”李世民有些惆怅的说道。

薛云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是很显然的,李世民已经五十岁,都不愿意他像秦始皇一般,死在京城之外,从而引发动乱。

别看如今李治太子之位稳固,李承乾被贬为庶民,但是李泰还是魏王,李恪在西域还有兵权,一但李世民出问题,这就是不安稳的因素。

当然,也有人期盼大唐出乱子,不过大部分人是希望安稳的,毕竟如今都在忙着赚钱。薛云在西域的时候,虽然不会让世家在这边发展势力,搞小动作,但是很支持他们进行商业活动,甚至让他们与突厥人一起组建商队,往来身毒和萨珊,甚至更西边一些。

“回长安之后,朕就让人准备泰山封禅的事情,你到时候领兵去灭了百济,至于新罗,你看着处理。”李世民压低声音说道,语气有些冰冷。

薛云猛的抬头,有些惊讶的看向李世民,他当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这是要把新罗一起收拾了啊!

用泰山封禅来吸引外界的目光,给自己突袭创造机会,这个方案确实很好,李世民看来是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参与战争。

“臣明白!”薛云慎重的点点头。

“回头定一份计划,私下交给我。”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道。

薛云没有急着上交计划书,而是陪着李世民继续巡视。

离开于阗,队伍再次回到高昌州。

杨妃与李恪依依惜别,看着满头大汗,比一个多月前又胖了一圈的儿子,李世民不悦的说道:“看看你如今的样子?如果安西都护府出现问题,你能帮得上忙吗?恐怕跑都跑不动吧?”

“儿臣知错了,从明日开始,定会用心锻炼。”李恪急忙躬身请罪。

“哼!启程,回长安。”李世民一回长袖,大步向行宫上走去。

时间已经十月,西域已经开始下雪,好在如今棉衣充足,冬季行军也不算问题,安西都护府也有充足的粮草支持,队伍很顺利的回到玉门关内。

因为天气的缘故,李世民没有去青海州,踏入关中之后,大部分府兵就开始放假,各自回家,或者去驻地。

等回到长安,正好赶上年前最后一次朝会,巡视一圈回来,李世民心情很不错,封赏了一大批人,不过也训斥了不少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