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薛骠骑 > 第455章 李世民教子(第2页)

第455章 李世民教子(第2页)

李世民突然转移话题,不过长孙无忌还是马上应道:“臣遵旨!”

“岭南,黔州也照办吧,平原还有那么多土地需要耕种,又何必让百姓在山里种地。”李世民补充道。

外出巡视之后,李世民对百姓的生活了解更加深刻,他很清楚,山里百姓过得有多辛苦,种地收成全靠天,想要浇灌得挑水上山;住在山里不但危险多,而且购买东西极不方便,买盐都得走一天,据说还有百姓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山。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由在心里感激薛云提出的摊丁入亩,随着摊丁入亩的推广,全国多出两百多万亩平原上的土地,这些土地不用说也知道,以前被世家掌握着。

世家并非不想隐瞒这些土地,但是李世民三令五申的清查,加上严打行动,后续又不停派人暗访,没人愿意冒着风险去隐瞒土地,现在不实行摊丁入亩的地方那么多,虽然远了一些,又何必盯着这一亩三分地呢。

青海,草原,安西都护府都有土地,只要派人去耕种,或者放牧,再多的土地官府都给,税收还很低,谁不愿意要那些土地呢。

朝廷对安西都护府的农场和牧场,税收定得很低,并不担心没有粮食供养军队,花钱从百姓手中购买就是,即便世家,也愿意把粮食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官府,不卖你能怎么的?难道还运送回关中不成。

牧场的税收低,不过作坊税收不低,所以官府的税收整体还是不错,经过朝廷修正,如今朝廷针对商税已经做出改变,不同的商品税收不同,这样显得更加公平。

“喏!”长孙无忌应道,随着年龄的增加,李世民做事越发随心所欲,曾经能劝阻的大臣不是死了,就是年龄大了在家修养,他也只能顺着李世民的心意去做事。

“倭岛孤悬海外,如何才能保证长治久安呢?”李世民问道。

“陛下无需担忧,薛子义在倭岛大肆杀戮,就是要减少海外的人口,如果百济,新罗和那些部落的人在海外安家,那边形式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即便时间能抹平仇恨,他们也很难统一,何况还有朝廷干涉。”长孙无忌分析道。

“嗯,子义做事,确实让人省心。”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长孙无忌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辅机你去忙吧!”

“臣告退!”

“稚奴你觉得,倭岛那边应该如何处理?由谁去治理比较好。”李世民问道。

先前坐在一边默不着声的李治,走到李世民身边道:“薛太保同意倭人求和,这点儿臣觉得他是别有深意。”

“哦!你觉得他有何深意?”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薛太保奏折上说是人手不足,士卒疲倦,所以收兵修整,如果仅仅是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同意倭人求和,毕竟修整好了可以继续进攻。

倭岛上面让倭人保留一半的土地,不但每年可以得到一些粮食和贡品,还能对我们驻守的人保持一定的压力,这也算一种平衡,所以儿臣觉得,这种平衡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至于倭岛管理人员的安排,可以当边关一般,三年轮换一次就是。”李治分析道。

“你说得有道理,但如何避免倭人积蓄实力呢?”李世民问道。

“薛太保曾经告诉过儿臣,战争有很多种方式,想要倭人没有机会积蓄实力办法不少,我们可以与倭人互市,用瓷器,布匹等物品换取他们的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倭人只会更加混乱。

还有人口,我们可以从倭人勋贵那里购买人口,或是雇佣,肯定会有人同意的,这也是削弱倭人的手段。”李治有些兴奋的说道。

“嗯,薛子义说得很对,不是大唐的领地,那就是敌人,即便现在还很弱小,也得针对他们进行打压。

既然是敌人,那就要不择手段,出兵还需要一个很好的名义,但是一些小手段却不需要名义。”李世民满意的看着儿子,以前还有些温和,如今却显得成熟了不少,看来让他监国是对的,经过磨练才会变得老练。

李世民对李治很放心,也不担心他会谋反,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年后又去哪里玩耍,长安城已经呆得有些腻了。

“告诉尚书省,通传天下,明年四月开科举。”李世民又说道。

李治明白,这又是在为倭岛准备官员,恭敬的应道:“是,父皇,今年刷下去那些人,明年不会又来吧?”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年初开科举,知道这次会放宽条件,居然来了两千多人参加,但是有一半都是不学无术的家伙。

本来考不中也就算了,李世民心情极度不好,这些家伙把科举当什么了?简直是儿戏,感觉遭受了戏弄,李世民勃然大怒,让人把那些考生的试卷公布了出去,一同公布的还有他们的名字。

虽然没有说明是哪家的人,却让人浮想联翩,狠狠的扫了一遍那些家族的脸。

“不会,他们也是要脸的,这次人应该会少一些,不过今年才收取了一批,明年那些士子,才学会低不少。”

“儿臣觉得,才学低一些也无所谓,只要能识字,磨练一下也是一样,做官并不是一定要才学好的。”李治回答道。

“你说得很对,才学高只能说精通诗词文章,治理地方未必用得上,薛子义曾经和我说起,儒家只适合启蒙,适合教导学子,适合做御史,但是其他官职他们就不太合适了。

虽然薛子义这话有失偏颇,却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儒家那些道理,你一定要仔细琢磨,那些可取,那些不可取。”李世民欣慰的点点头,微笑着叮嘱道。

“儿臣明白!”

“对偏远的地方,一定不能忽略,要从多个渠道去了解,官员也得经常更换。

不!稚奴你要记住,不止是官员,地方上的小吏也得更换,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长时间把持地方权力。”李世民说着神色一下变得严肃起来。

以前他也以为只要隔几年把官员换一个地方,就能避免官员在一个地方拉帮结派,进行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事情,经过薛云的提醒他才发现,官员的问题反而没有地方小吏严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